聚酰亞胺廢棄物現有的處理技術是先經過表面處理,然后在堿溶液中加熱過濾出二胺,再在酸溶液中加熱過濾出四羧酸。聚酰亞胺電熱膜已成功地應用在風云系列人造衛星,長征系列運載火箭,東風﹑紅旗等系列導彈,以及飛機,艦船,坦克,火炮的陀螺儀,加速度表,火控雷達等溫控與加熱系統中。動力電池加熱片聚酰亞胺,是綜合性能更佳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較。其耐高溫達400℃以上 ,長期使用溫度范圍-200~300℃,部分無明顯熔點,高絕緣性能,103 赫下介電常數4.0,介電損耗僅0.004~0.007,屬F較H。柔性電熱膜具有優異的絕緣強度;優異的抗電強度;優異的熱傳導效率;優異的電阻穩定性。較后,將純化后的單體重復使用,制備聚酰亞胺。該工藝流程周期長,能耗高,工藝復雜,回收率低,成本高,污染環境。
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,提出了較種回收聚酰亞胺加熱膜廢料的新方法。該方法是將聚酰亞胺加熱膜的廢液先堿化后酸化,即將聚酰亞胺加熱膜的廢液浸泡在5~50℃的堿液中,濃度為1.54v10N,保溫時間為530 h。取出后,將廢液浸泡在5~50℃的酸性溶液中,濃度為0.5~5N,浸泡時間為1~20h,將廢液取出,水洗后,將干燥的加熱膜溶于溶劑中,制得聚酰亞胺樹脂溶液。
用于上述方法的堿溶液是無機堿,如氫氧化鈉,氫氧化鉀等,所用的酸溶液是鹽酸。通過上述方法獲得的樹脂溶液可以制成用于電器工業的絕緣清漆,例如漆包線漆和浸漬清漆,并且還可以再涂覆和烘焙成新的聚酰亞胺加熱膜。與現有技術相比,本發明方法具有回收率高(95%以上),回收成本低,工藝簡單,能耗低,循環周期短,無環境污染等優點。本發明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,申請號為90102169.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