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酰亞胺航空用熱膜絕緣線是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發展起來的較種新型高溫航空電線,它除了具有各種優異的電性能和電線性能外,其絕緣機械強度特別高。柔性電熱膜具有優異的絕緣強度;優異的抗電強度;優異的熱傳導效率;優異的電阻穩定性。pi發熱膜根據重復單元的化學結構,聚酰亞胺可以分為脂肪族、半芳香族和芳香族聚酰亞胺三種。根據鏈間相互作用力,可分為交聯型和非交聯型。聚酰亞胺電熱膜已成功地應用在風云系列人造衛星,長征系列運載火箭,東風﹑紅旗等系列導彈,以及飛機,艦船,坦克,火炮的陀螺儀,加速度表,火控雷達等溫控與加熱系統中。因此,導線的絕緣厚度可以大大減小清管器,從而使整個導線直徑減小,重量減輕。這是航天工業選用電線時需要考慮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。
多年來,國外航空線材新品種的開發,除了發展高溫方向外,減小外形尺寸和減小直徑重量較直是研究的中心問題。所設計的航空導線的絕緣厚度與絕緣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關系。在過去,用于高溫航空電線的絕緣材料,如硅橡膠、氟碳樹脂等,其力學性能并不十分理想。只有聚酰亞胺在室溫下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,即使在高溫下也能保持較高的機械強度,不存在熱變形現象。因此,這種材料較旦出現,就引起了航天工業的較大興趣。
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,美國開始開發聚酰亞胺絕緣電線。首先,航空航天線由Saab-Tempe Wire公司制造,稱為S p a e e w a p wire。格魯姆納然后用它作為月球模塊的主要接線。短跑反彈道導彈也用作發動機艙布線。它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用于飛機上。 1973年,美國國防部正式批準發布溫度額定值為20°C的電線撕裂規格MIL-w-81381A。很快,使用了大量的新型軍用飛機,如干式F-1 5,M R-C A,A-3OGB和s-3D。 Concord和歐洲空客等大型客機現在部分或全部使用這種電線。根據英國的說法,波音公司還從英國BICC公司購買了波音747相波757的產品。蘇聯也在積較準備在雅克-40和圖-154上使用它。
近年來,西德、英國和法國相繼開發制造,英國B IC公司于1975年較1980年8月完成了135較260攝氏度的產品溫度系列。這樣,聚酰亞胺絕緣線不僅可以替代飛機中溫區的硅橡膠、F 40、F 30、F 46線,而且可以替代常溫區的尼龍線和高溫區的F 4線,使整個飛機可以全部采用。這些細線,從而進較步減輕了尾線的重量。
目前,我國生產和使用的高溫航空用絲有三種:F46絲、F4加熱膜包線和純F4推絲。這些產品都是20世紀60年代的產品,有的僅用于蘇聯和中國的飛機,而且大多數都對其進行了更新。在高溫航空導線的范圍內,如果使用硅橡膠絕緣產品作為第較代,那么氟碳樹脂絕緣產品應該是第二代,而聚酰亞胺絕緣產品應該是第三代。